综合新闻

【光明日报】“三良一体” 种出万亩丰收田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3-05-17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一线讲述】

  “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吉林省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早年间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里,透着农民的辛酸和无奈。

  2002年,我来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次年带领团队在大安市创建了国内第一家碱地生态站——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大安站系统开展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破解了“以稻治碱”和“以草治碱”关键技术难题。

  建站20余年来,我们主要针对东北重度苏打盐碱地(碱地)治理创建了“大安模式”,即“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其中,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良法包括农机、农艺、农技等生产工具与种植技术。以低成本酸性磷石膏高效土壤改良剂、耐盐碱作物品种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三者缺一不可。

  去年10月,在大安市红岗子乡万发村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盐碱地水田万亩核心示范区,我们研究所召开了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现场测产交流会。15位测产专家共同见证了一个重大突破——往昔“不打粮”的重度盐碱地通过酸性磷石膏改良后,水稻新品种“东稻122”亩产达517.39公斤;轻度盐碱地种植的“中科发6号”亩产高达712.65公斤。实践表明,重度盐碱地经过“大安模式”3至5年的科学改造,即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转变,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我们相信,在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的背景下,东北西部地区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值得被寄予更多期待。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耿建扩、陈元秋、赵秋丽、冯帆、李慧、王建宏、张文攀、任爽、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李层 本报通讯员 哈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