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身边的榜样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家精神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09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中科院长春分院“弘扬科学家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活动月已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将分专栏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大力弘扬和传播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研的良好氛围。 

  本期让我们走进【身边的榜样一】,他们是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长春光机所“蒋筑英冠名突击队”获得者——长春光机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他们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勇挑重担 矢志报国——长春光机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 

  团队介绍 

  该团队共有151人,团队带头人为长春光机所副总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徐抒岩研究员。团队中党员人数104人,占比接近70%,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中党员比例达到72%35岁以下青年人员77人,占比超过50%,是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充满朝气的队伍。 

  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大都来自于原载人航天有效载荷研制团队,参加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等有效载荷的研制,2016年至2020年间,团队部分核心成员同步承担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器有效载荷高分辨率相机的研制任务,具有优良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典型事迹 

  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团队攻克了设施工程研制路上的系列重大难题,先后突破了2m口径SiC反射镜制造及全频段高精度光学加工等8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成果的取得,不仅保障了设施项目工程研制的顺利进行,也为其他工程任务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这些令人振奋的关键技术突破背后,是151位团队成员枯燥乏味的、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是组织7家参研单位每年超200次的技术协调会,是对1万多个接点正确性的逐一排查,是疫情期间主动提交的一张张复工请求书…… 

 

  多年的关键技术攻关还培养出一批批素质过硬、敢挑重担的青年人才。截至目前,团队中共有5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支持,3人入选长春光机所“曙光”人才计划。 

  精神传承 

  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团队始终坚持党对科研事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指示精神作为行动纲领,始终坚持思想建设与科研业务工作结合,这也正是团队在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在研制工作中甘于奉献的动力源泉。团队全体成员将接续起蒋筑英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旗帜,充分发扬“献身科学、矢志报国、甘做‘铺路石’”的蒋筑英精神,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建造我国空间光学领域新的里程碑! 

  我们将通过网站、“长院党群”公众号同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期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长院党群”公众号。